土壤調理劑你了解多少?
2023-09-18 來自: 歐力沃(山東)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292
我國大部分地區由于常年大量施用化學肥料,導致土壤呈酸化趨勢,土壤孔隙度小,易板結,肥力逐漸下降。現如今,土壤的改良任務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,增加土壤團粒結構,降低土壤容重,進而增加土壤孔隙度,改善土壤的板結和鹽漬化。伴隨著土壤的不斷開發和利用,土壤污染、退化問題愈發嚴重,嚴重約束了土地的生產力,由此土壤調理劑應運而生。
1、土壤調理劑能夠調節土壤pH,改善土壤內部孔隙空間的關系,提高土壤總孔隙度,增加通氣性孔隙度。
2、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提高數量,提高土壤的生物學活性,增加養分的釋放。
3、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活性,減少農作物對重金屬元素的吸收,消除重金屬毒害。
4、改良被污染土壤,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,促進作物生長發育,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品質。
5、土壤調理擠能改善土壤環境,隨著澆水或大雨,把大量的病菌和有害物質淋溶到土壤下層,降低了根際附近的病菌濃度,作物根際土壤中的有害物質也減少,從而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,以及減輕連坐危害。
1、固態調理劑施入土壤后雖可吸水膨脹,但很難溶解進入土壤溶液,未進入土壤溶液的膨脹性調理劑幾乎無改土效果。因此,以前使用較多的為水溶性土壤調理劑,并多采用噴施、灌施的技術方法。但對于大片沙漠和荒漠的綠化和改良,由于受水分等條件的限制,噴施、灌施的技術則難以適用。
2、土壤調理劑通常需要長期連續施用且建議施用量較大,一般推薦施用量一般為900~1 500 kg/公頃。pH值小于5.0的強酸性地塊使用量可大些, pH值高于5.5的地塊使用量可以少些。但無論地塊的酸性有多強, 經一次調理, 土壤酸堿度的改變都不應該超過1個pH單位, 控制在0.5以內。
3、水是土壤調理劑的生物活性載體,如果土壤里沒有充分濕潤的水分,調理劑的生物活性就不能激·活。因此,使用土壤疏松及調理劑以后要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濕度,一般適宜的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70%~80%。
4、施用前要求把土壤耙細曬干,且土壤愈干、愈細,施用效果愈好。對于土塊板結、黏性大、水肥分布不均、耕作層較淺的土壤,每年使用 2 次,以后逐年減少用量直至不施。
5、土壤調理劑的施用不受季節限制,南方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施用,北方地區除冰凍季節外,其他季節均可施用。免深耕土壤調理劑一般單獨施用,也可結合施底肥(與有機肥配合使用,改善效果更佳)、除草等,與化肥和某些除草劑混合施用,但禁止與芽前除草劑混用。